SERVICE PHONE
13608679192发布时间:2024-01-25 17:50:50 点击量:
兴安:深化文旅融合绘就兴安画卷“十三五”以来,兴安县紧紧围绕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重要一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发展战略,紧扣打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县目标,出台了系列加快文旅产业跨越发展措施,着力推动“旅游+”战略,描绘灵渠“金”、湘江“红”、山水“绿”的文旅色。加快灵渠申遗步伐,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新地标,实施灵渠保护利用系列工程,建成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灵渠南渠、北渠修缮基本完工,形成了灵渠人家历史文化精品旅游带,灵渠先后荣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
大力弘扬湘江战役精神,完成数十处长征遗址遗存、纪念设施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跻身AAAA景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安段)有序推进,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陈列展览入围国家文物局全国20项重点展览之一。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游客中心等设施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县。旅游营销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米粉节、葡萄节、“长征精神·点亮兴安”火炬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长征路马拉松赛暨灵渠古运河马拉松比赛、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第三届年会等节会活动持续开展,兴安美誉度持续攀升。
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2个,自治区旅游度假区1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区1个,五星级农家乐3家,四星级农家乐4家,旅游人数从2016年的439.36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958.11万人次。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9、2020年连续两年荣登“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兴安文化旅游极。
兴安文旅融合发展荣获两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20年12月23日,兴安县在2020年桂林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领回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奖牌,这两块沉甸甸的国字号奖牌充分展示出了该县深刻描绘灵渠“金”、湘江“红”、山水“绿”的兴安文旅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十三五”期间,兴安县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全力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渠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灵渠列入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施文物展示工程和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开发旅游产品、培育旅游业态,让文物活起来,全力打造文化旅游金字招牌;把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与旅游相结合,对长征遗址遗存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推出红色精品线路,开展红色体验、研学培训、活动赛事,讲好长征故事、传承红色经典;把构建自然生态保护体系与旅游相结合,坚持生态立县,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保护体系,以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老山界为领衔,开发生态旅游、康养度假、户外体验等旅游产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精心打造,一批批崭新的景点地标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人民的幸福乐园、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2019年9月29日,兴安县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正式开馆,标志着灵渠申遗工作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既是兴安县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重要项目,也是该县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取得的又一项可喜成果。
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一楼为灵渠展示中心,按照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采用多种先进展陈手段进行展示,分为开山凿渠、千秋伟业、漓湘风韵、情系灵渠四大单元,重点突出灵渠的历史文化价值。展陈既有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又有大型浮雕、绘画、场景和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系统全面地展示了灵渠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突出的价值。二楼为兴安博物馆,内容为兴安县历史陈列——“古邑春秋”专题展,展示的是新石器时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兴安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以文物展出为主,配合文字和图片。
2018年8月13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在加拿大萨斯召开,会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的灵渠、都江堰、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灵渠这一古代水利灌溉设计经典范例再添绚丽光环。
兴安县高铁旅游集散中心占地面积约10亩,总投资1500多万,总面积2600㎡。其中,大楼建筑面积2530㎡,旅游厕所70㎡。集旅游咨询服务、旅游厕所、土特产展示、汽车租赁、车票预订等功能于一体,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2018年1月1日正式启用的兴安县旅游集散中心担负起该县集散客自助旅游、单位团队旅游、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集散换乘、景点大型活动、客房预订、票务预订等多种功能,进一步整合散客旅游资源和规范散客旅游市场以及满足市民个性化旅游需求和促进自助游消费市场培育的重要综合性平台。随着桂林兴安灵渠号“秀美灵渠·红色兴安”兴安北至广州南动车的开通,兴安县高铁旅游集散中心作为兴安旅游发展的新代表,起着连接游客、旅游经营者和旅政机关的桥梁作用,促进三方信息交换、有效沟通作用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逐渐成为兴安旅游的中心枢纽,成为兴安旅游新名片!
“十三五”期间,兴安县累计投入资金6120万元,新建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兴安旅游集散中心2个,游客咨询服务中心8个,旅游商品购物中心5个,生态停车场7个,旅游厕所58个。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夯实。
2019年3月,中央批准“湘江战役纪念馆”更名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成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的重要部分。同年9月12日下午,经改造提升后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正式开馆,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开展传统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为兴安县红色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景点与亮色。
兴安县努力描绘好“湘江红”的文旅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工作,对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等数十处长征遗址遗存,烈士陵园PG电子、纪念设施进行了保护修缮和改造提升,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兴安段)的宏图,串起红军堂、光华铺、标语楼、老山界等红色遗迹,“红色”覆盖区域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情景线》让人又重新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游持续升温。在“突围之旅”“转折之旅”两个红色旅游品牌引领下,兴安成为红色研学体验的“大讲堂”,红色旅游人次达到408.77万人次。
2017年7月1日,从兴安县始发的“桂林兴安·灵渠号”动车组列车从兴安北站驶出,标志着兴安县成为广西第二个拥有县域始发动车组列车的县城,成为广西首列以历史名胜景区命名的动车,为兴安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高铁动力”。
2020年7月1日,由桂林兴安北站始发至广州南站的“秀美灵渠·红色兴安”动车组D2981次列车正式开行,这是兴安县首次开行跨省始发动车,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实现高铁“一乘直达”,两地时空距离压缩到3小时,进一步方便了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到兴安接受传统教育,助推兴安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兴安县历史文化新地标——魁星楼、白云驿正式开放,串联起白云亭、攀桂桥、临江楼、濂溪坊、双女井溪、滨江公园、陡江古韵等景点,成为湘江沿岸层次丰富、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建筑群,为文化兴安再添新亮点,为兴安休闲旅游又增新去处。魁星楼历史人文园林景观建设项目位于湘江大桥西南侧,灵湘路东北端,双女井溪汇入湘江的入水口区域,地势平坦,有良好的临江景观,主要建设魁星楼、白云驿、白云亭、攀桂桥及附属配套园林、夜景灯光工程等,绘制了一张集历史人文景观、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水墨“十里湘漓图”画卷,成为兴安县域旅游新亮点,形成了景城融合,主客共享的文旅格局,为兴安休闲旅游增添新去处。
兴安县连续举办米粉节、葡萄节、风车节、长征精神·点亮兴安火炬晚会、红动中国·长征100等品牌节庆活动,“旅游+文化”彰显活力,文旅结合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效益,有效的提高了兴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兴安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了兴安乃至桂林和广西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十三五”期间,兴安县紧紧围绕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经常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了节庆活动氛围,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兴安县连续五年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长征路马拉松暨灵渠古运河马拉松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红军长征路兴安马拉松暨兴安灵渠古运河马拉松立足广西,辐射西南,放眼全国,以“红色马拉松”为主题,继续打造具有地区影响力的特色马拉松,深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体育强区战略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同时助力兴安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名城建设。兴安马拉松自创办以来,赛事规模不断攀升,赛事服务质量也受到了广大区内外跑友的认可。千年灵渠古运河、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乐满地主题乐园等,一个个承载着兴安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的地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红军长征精神也在新时代的马拉松赛事中被重新诠释和传递。
“十三五”期间,完成165个篮球场建设,新建全民健身中心1个、足球场5个,休闲绿色、健康步道120多公里,承办了广西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广西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等大型竞赛活动,群众体育全面推进。
灵渠全长36.4公里,由大小天平、南北渠、铧嘴、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组成。为保护好千年古运河,惠泽千秋万代,兴安县实施灵渠保护修缮工程,分六期对灵渠进行保护修缮。通过维修加固土堤,修复料石驳岸、损毁的陡门,清除沙洲及河床淤泥,疏通南渠渠道,恢复南渠的灌溉通航基本功能,保护灵渠河道轨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提高南渠抵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修复灵渠渠道和基本水利设施的同时,治理南渠周边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恢复自然的景观风貌,为文物单位的保护及利用创造有利条件。已投入资金近2亿元,北渠、渠首段、南渠一期的保护修缮已完成,南渠二期保护修缮基本完工。
2020年12月5日,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第三届年会在兴安县举办。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由长征沿线个红色旅游城市的分管领导和党校、文化旅政主管部门,红色纪念场馆负责人,以及红培机构、旅行社、长征沿线省级旅游企业代表,中央、自治区、桂林市新闻媒体记者、部分红军及失散红军后代代表,约300人共襄盛会。活动通过组织召开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理事会秘书处工作会议,开展红色文创主题集暨红色旅游推介活动,“长征记忆·红色创想”中国兴安首届红色文创设计大赛、红色兴安·经典景区考察活动、纪念红军长征湘江战役86周年界首渡口祭江仪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交流活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架起区域旅游发展新桥梁。
“十三五”期间,兴安县积极探索“旅游+遗产”“旅游+工业”和“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对湘江、漓江上游流域沿岸72个村屯进行了改造和提升,打造灵渠人家、桂北老家等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带,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打造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度假区。目前,该县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区2个,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民居旅游示范带11条,民居旅游示范村4个,五星级农家乐3个,四星级农家乐4个,三星级农家乐7家。描绘了“三乡七肆六十屯,一渠两岸百里画”的美好愿景,推动了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的融合发展。
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兴安县向上争取资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华江九寨”,将其红色旅游内容进行完善提升,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让游客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历史,学习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新建了一批红色旅游标志性建筑设施,打造老山界红色旅游区,极大的丰富了兴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内容。
灵渠南渠复航项目是“灵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的子项目,分三期推进,2017年启动,2019年6月底全线复航。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景观农业向世人彰显灵渠水利文化的魅力,兴安旅游又添新胜景。
“十三五”期间,兴安县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发挥着积极作用。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对湘江战役旧址(红军街200余间建筑、红军堂、华江千家寺标语楼、金石红军堂)进行了保护修缮;修复了枧底码头遗迹;完成了界首红军堂、衡州会馆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专题展览;投入200万元,完成了水源头村古建筑群中4座房屋抢险工作;投入15万元,对榜上村古建筑群重要节点进行保护修缮。通过文物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让历史文化瑰宝在现代文明中得到更好传承。
老山界龙潭江景区位于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境内。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血战湘江之后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和无数红军将士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龙潭江是闻名中外的桂林母亲河——漓江的发源地之一。区域内森林原始,翠竹成荫,山青水秀;峡谷内惊险离奇,神秘莫测,景如画廊,自然生态景观神奇而独特。素有林间“天堂”和“竹海”之称;享有桂林“小九寨”、天然大氧吧和大桂林最美峡谷之美誉。通过景区内“红色”和“绿色”两大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同时做好当地民族风情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再现,将景区建成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强烈时代主题感的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大桂林最具看点、最受青睐、最聚游客、最具潜力,集自然景点观赏、生态休闲度假、红色基因熏陶于一体的“红+绿”综合景区。
为了全面贯彻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2020年桂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和部署2021年桂林市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国际旅游胜地,2020年12月23日,2020年桂林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兴安县成功举办。会议传达了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精神,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临桂区、七星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到兴安县的滨江公园、灵渠展示中心(兴安博物馆)、魁星楼等实地考察文旅发展成果。
兴安县在推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深挖灵渠历史文化,创作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灵渠》(广西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编印了《灵渠轶事》《灵渠文献萃编》等系列灵渠丛书,拍摄具有影响力的《江山多娇·广西兴安灵渠》《灵渠,世界水利明珠》等电视宣传专题片10余部,让灵渠历史文化得以充分展现,鲜活起来。(高峰)